在信息爆炸、媒体融合的时代,如何培养既懂财经、又擅传播,同时具有数据分析能力的复合型新闻人才?上海财经大学新闻与社会高等研究院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项目(MJC)交出了一份具有“上财特色”的答卷。
一、“5+1”培养体系:五大支柱撑起跨界人才新高地
围绕“国际视野、文化引领、数字驱动、创新意识、财经基石”五大核心素养,上财新闻与传播专硕构建了独具特色的“5+1”培养体系,打破学科壁垒,推动新闻传播与经济学、金融学、管理学等领域的深度融合。
在数据财经新闻方向,学生不仅学习传统新闻采写,更要掌握数据挖掘、可视化分析、财经建模等技能,成为“会分析、懂传播、强叙事”的新型财经记者。而在数字文化产业方向,课程聚焦互联网平台、数字内容产业、文化IP运营等前沿领域,培养具备商业思维与创意能力的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。
二、双导师制+业界平台:产学融合打通人才培养“最后一公里”
新闻与传播专硕项目中心主任蒋诗萍介绍,学院聘请了20余位来自上海证券报、第一财经、央视财经等主流媒体及互联网平台的资深专家担任业界导师,与校内导师共同组成“双导师”团队。
2022年,上海财经大学与上海证券报签署战略合作协议,共建产学协同平台。双方在课程共建、实习实践、课题合作、师资共享等方面深度联动。2023级专硕生更开创性地实行“双业界导师”模式,由报社高层与报社部门主任联合带教,切实解决学生实习中出现的缺乏针对性指导的问题,是提升学生新闻实践能力的重要探索。
“在报社实习期间,我的导师不仅指导我完成稿件,还带我参与选题策划和现场采访,让我对财经新闻的运作流程有了更立体的认识。”在上海证券报实习的一名上财学生分享道。
三、课程创新+技术赋能:打造“数字财经新闻+”课程高地
配资操盘推荐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